玫瑰疹“第六病”(由病毒引起)
症状
突然持续发热3~4天,身体随后长出凸起的红疹。红疹逐渐蔓延到身体的很多部位,持续出现1~2天。玫瑰疹最常见于婴儿和学龄前儿童。
传播途径
未知。
潜伏期
接触感染源后5~15天。
传染期
皮疹出现前的发热阶段传染性最强。
控制
避免接触其他儿童。
建议治疗方法
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控制发热。
预防方法
目前没有预防方法。
风疹又称德国麻疹(由病毒引起)
症状
经常(但并非总是)出现红色针尖皮疹,皮疹从耳朵后面开始出现,然后出现在面部,接着会出现在面部下方部位;患病儿童通常很少有症状表现,但患病成年人可能会出现发热、头痛、关节痛、疲劳感、流鼻涕和眼睛发炎等症状;通过血液检测可以确诊。
传播途径
通过患者打喷嚏或咳嗽,或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口鼻分泌物传播。
潜伏期
接触感染源后14~23天。
传染期
皮疹出现前一周至皮疹出现后至少4天内均有传染性;先天性风疹患儿可能在出生后数月都有传染性。
控制方法
出现皮疹后的7天内,应尽量待在家中,不要外出;会接触到传染源的孕妇,应该做血液检测,及时发现是否受到传染。
建议治疗方法
控制发热、及时就医、通知卫生所。
预防方法
接种麻疹、流行性腮腺炎和风疹(MMR)疫苗;避免患者接触免疫系统能力正处于较低水平的孕妇,尤其是怀孕3个月以内的孕妇。
RSV(呼吸道合胞体病毒)
症状
发热、发冷、头痛、全身不适、表现出呼吸道症状。
传播途径
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传播,或通过粪便污染的食物和水传播。
潜伏期
接触感染源后1~10天。
传染期
在发病之前就具有传染性,直到病愈。
控制方法
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准备食物前仔细洗手,避免接触儿童、身体疲惫不堪的人、老人或其他疾病的患者。
建议治疗方法
对症治疗;不要使用抗生素、感冒药、抗组胺药和解充血剂;多喝水。
预防方法
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常洗手。
编译:猫头鹰(阑珊,Marie);审校:夏健
本文编译自Mayo Clinic、Harvard Health、NIH以及著名医学健康专业学会。